大英网络广播电视台10月16日讯(记者 漆敏李亮王艳请刘林)10月14-15日,来自全国文物界的70余名专家和学者齐聚大英,举行“卓筒井文明与古村落保护”研讨会,商讨如何保护和利用卓筒井井盐深钻汲制技艺等千年活态传承的传统工艺文明。
在“卓筒井文明与古村落保护”研讨会上,专家们以卓筒井的保护、活态传承、合理利用、文物保护与各行业发展的关系、以及古村落保护的重大意义等为议题展开深度对话,探讨如何保护和利用卓筒井文明,及其周边的传统古村落。
多名专家认为,要加大对四川盐业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大英县应以卓筒井盐业文明作为大英县最大文化资源和最响亮的城市品牌。尽量多的保护大英境内各个时期的盐井,让其全套工艺流程、设施、周边景观均能被传承下去。同时,联合自贡、南充等川内其它地区展开联合调查,研究盐井、油井、传统村落民居、宗祠、盐道、码头等古遗迹,使川内的古代勘探技术形成完整的遗产体系,并共同申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要进行适应性开发和利用现存的文化资源。
据大英县文化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大英县已对卓筒井核心保护区的文物进行整体修缮,保护和传承井盐深钻汲制的技艺,发掘和恢复以前被废弃的十余处灶房和数百口老井。且大英县文化部门已完成对卓筒井的总体保护规划方案,做好卓筒井的生产性保护,发掘顶心灶等遗址。根据该规划方案,将来大英县将以卓筒井历史文化景区为依托,建设钻井技术博物馆和盐文化博物馆,利用现存的卓筒井文物资源,做好卓筒井井盐深钻汲制技艺的传承和基地建设,确保其传统工艺永不失传。
县委书记蒋喻新,县委副书记、县长胡铭超及县领导赵维强、代萍、钟英、陈立国、彭哲志及县直相关部门、各镇乡负责人等参加研讨活动聆听研讨报告。
本次研讨活动由中国文物学会古村镇专业委员会主办,文物出版社、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建筑历史研究所、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工业遗产委员会、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委员会协办,中共大英县委、大英县人民政府承办。